Maradona by Kusturica
電影節的傳記電影教人心癢癢,今年更是南美風橫行,先來一記《踢爆馬勒當拿》,再來回馬槍《哲古華拉》。
電影要說的並不是一個踢足球的馬勒當拿,「開波」就是一個政治的馬勒當拿,他擁護古巴、敬仰卡斯特羅,討厭美國、反帝國主義,視上帝之手為一種政治勝利:猶如從英國佬身上偷走錢包般快感。老馬在阿根廷呼風換雨,甚至有人組織馬勒當拿教,教義除了奉行視狄亞高(DIEGO)為永遠的最佳球員,還要認同上帝之手和視其自傳為聖經種種……電影頭半小時不斷重複「上帝之手」與「世紀金球」 — 單人匹馬「暴走」六十米一劍封喉,換來的是英國紳士廿多年來一肚氣之餘,也將馬勒當拿的球技當成是對抗帝國主義的符號。
他為實踐對父親的承諾選小保加而非給他高薪的河床,(1981年他從Argentinos Juniors[小亞根廷人]轉會小保加);他選拿玻里(Napoli,我不要譯「那不勒斯」!)是因為要挑戰南方球隊不能勝北方球隊的神話,這些要表達的不外是狄亞高那種不拜倒權勢、絕不願為虎作帳的態度。
他以《狂牛》中的羅拔狄尼路自比,大家也是有很強的超越自我與破壞慾,唯一分別就只是一個打拳、一個踢球。那種衝創的力量,是所有天才之所在,不過這並不保證,這種力量都會持續向著應當的方向走,當心魔掌舵,那只會是推向沉淪的動力。Emir Kusturica的鏡頭下,他自述那段毒海浮沉的過去﹕「我在家吸毒、在球隊更衣室吸毒、在酒吧吸毒、在朋友家中吸毒,最喜歡則是到這家(名叫「鱷魚」的)脫衣舞酒吧吸毒,這裏有我的VIP包廂。」當空虛入侵時,破壞的不再身外物、而是自己。
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是有一個更成功的女人。導演自嘲不懂女人心,追問哥利亞如何支持沉淪的狄亞高,卻被反問為什麼沒有人問她挺得住?電影著墨不多的夫妻之情但教一個問題就要你知道,對待神魔一體的男人,那個女人又怎會是等閒之輩?男女之間,有情也可以有義,爆發並不一定見得比沉默可貴,驀然回首看,男人的浪漫總似要建築在女人的堅貞上,但那結果總不一定是讓人婉惜的吧?
熱情湧動,是讓人享受生命每刻的元素。愛生命愛創造愛狄亞高,一腳踢開妞妞妮妮的迷霧吧。 :p
.
來看文學吧
7 年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