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線新聞的甲子滄桑系列,今日介紹簡化字的歷史原由。
能在十年內掃除三億文盲,當然是豐功偉積,然而是否全然是文字改革的功勞,還是經濟、教育發展的共同和周邊成效,卻值存疑。
故事提到,兩次的簡化改革,當中有不少缺乏理據的改動,甚或有一些是基於政治因素的改動 - 例如鄧字的簡化,原來是因為配合鄧小平的簽名習慣 - 這些都足讓珍惜中國文化的人宛惜慨嘆……
走向世界文字既拼音方向……這簡直是把中文的獨特能與其哲理性抺殺之舉,理論理據可見陳雲(1)、關子尹教授(2)的文章,簡單理解,中文本為象形為本,再輔假借、擬聲等等(3),漸漸發展成現今模樣,忽要連根拔起,沒有允分的理論因由,只因多快好省的實利因素,卻沒想長遠的文化承傳已深受其害。
錯而不改,叫做「約定俗成」,也許,我們只能寄望文字如有機體生命般,有一種系統的內在統一與增生修補功能,能在自然淘汰過程裡,不至劣文淘良文,最終使繁體中文重尋活力 - 不過在簡體中文的難以對抗的絕對量下,相信這只會是奢望……
---
註1:陳雲反對簡體字,可見文章《簡筆》,轉借:
http://www.facebook.com/topic.php?uid=146181570006&topic=8464
註2:關教授關於母語作育的文章,雖非關繁、簡之辯,仍值一讀再讀,以助理解一種文字非僅為工具意義,實包含陶鑄人文之大用。
語文作育,國之大事—-現代德語的滄桑對漢語未來的啟示:
http://www.cuhkalumniconcern.com/?p=61
別在語言迷宮裡迷路——語文規劃與語文作育的再議: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67480
另外兩篇關於中文特殊性的文章:
1.寓抽象於具體──漢語古文字中的哲學工夫
2.從洪堡特語言哲學看漢語和漢字的意義建構
註3:見〈說文解字序〉,許慎:「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見:http://www.chinapage.com/big5/prose/speak.htm
.
來看文學吧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