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
最近電視新聞靜靜掀起一場革命,先出招者首推無線互動新聞台開台、11點新聞改革,然後是天氣小姐跳住帶你跳出香港,再來就是有線推出「成晚都係最前線」,再加通識、中英字幕,和體育主播黃牌警告食螺絲新聞主播……未進入所謂「新聞應否娛樂化」的大辯論之前,觀眾至少已能「享受」到充滿新鮮感的新聞時段。
不過隨之而來自然就是各式各樣的評頭品足,討論天氣小姐的造型身材、體育人的「騎呢」(或許以鬼馬或生鬼形容會較合適),或是新聞女郎的私生活云云,這令本來平淡的新聞界別變成可讓觀眾充分發揮想像力的地方。但對於一些喜歡細細咀嚼新聞的觀眾甚或行家而言,這些配菜反而會令其不欲下嚥,甚或批評為不專業、花招、本末倒置等。
新聞工作者間都喜歡討論「新聞應否娛樂化的問題」,給出的理由可以很不同,但答案卻多是否定的。一般而言,紅褲子出身的「正統派」會認為新聞決勝負的重點在於「專業」,高下標準往往在於速度、準確度、深入程度甚至是批判力,但絕不繫於報道員的外貌、表現手法如此類關乎「形式」的東西。當一旦有人提出「新聞也要娛樂化!」時,誓死反對似乎是免不了的,但在另一方面「新聞娛樂化」似乎是避免不了的大勢,那麼是否只能嗚呼哀哉、嘆一句「新聞專業已死!」,然後繼續做個鬱鬱不歡的隱蔽新聞工作者呢?
關鍵在如何理解「娛樂化」
蔡子強先生早前發表了〈電視新聞的花招與真功夫〉一文,一方面讚揚出色的新聞工作者的「真功夫」,另一方面也憂心忡忡的反問:
「當新聞報道中加入太多類似的娛樂、搞gag以至煽情元素時,這會否影響到報道的專業和認受性呢﹖若想更多人收看,新聞報道是否應該在取材、編採、偵查上,多花資源和心思呢﹖」
他的憂慮一方面顯出一個高質素觀眾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一種心態─娛樂元素在某些位置可能與專業和認受性不相容。
也許,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理解「娛樂化」三個字。「新聞娛樂化」和「娛樂新聞化」應是兩碼子的事。新聞娛樂化所指的要以更有趣的方式來報道新聞,而娛樂新聞化則是指以娛樂觀眾為目的去處理新聞議題,兩者在表現上可能會有相似之處,但本質卻不盡相同。後者是以滿足觀眾的獵奇心態為核心,觀眾的要求是最終判別標準,收視率高下決定一切;前者雖然也是以吸引觀眾為目的,然而在思考表達手法之後,並不等於要為一些抽象的「觀眾要求」放棄一些做好新聞的基本原則─迅速、準確、全面、深入地把新聞傳達予觀眾仍然是最高價值的話,那麼「新聞娛樂化」這意念也不見得需要成為新聞工作者的忌諱。
只要沒有掩蓋或取代某些基本價值,「娛樂化」的新聞甚至有其值得欣賞的地方,報道員用心思考不同的說故事方式、揣摩莊諧並重的表達,那種是一種心思,應值得鼓勵,只是我們都關心過猶不及會造成反效果,被評為「作狀」或「騎呢」時,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也不會是樂事。不過,觀眾的接受力在慣性收視的陶模下已經有一套標準,改動往往是要冒風險的,但若因為害怕而原地踏步,或是因為一點批評就還原基本步,那實在欠了走在最前的勇氣。
「娛樂化」「不專業」不應畫等號
如果新聞表述娛樂化能做到以情說理時而不濫情煽情、與眾同樂而不致膚淺下俗,那麼新聞娛樂化有何不可?最怕的只是弄虛作假,就好像蔡文提到的《Broadcast News》中的記者一樣,為戲劇效果而扭曲新聞的真實,那到時已不是花招不花招、專業不專業的問題,而是一個新聞工作者的操守問題了。
「娛樂化」不應和「不專業」畫上等號,把娛樂化理解為一種禍害,也許是因為我們香港人常對娛樂有一種自相矛盾的情感─我們一方面覺得娛樂即是「東張西望」(八卦),一方面又情不自禁的睇多兩眼(有線娛樂台的成功和《蘋果》以聣芝鬧人為A1頭條皆是好例子)。所以當我們嘗試把強調專業自重的新聞包裝得美輪美奐,那就不禁會讓人產生同樣的矛盾情緒,並懷疑某某新聞質素是否正在下降,亦因如此,當權者在推行改革時自然更需步步為營,在娛樂化之餘亦不可破壞新聞的專業形象,以免和香港人的另一種潛意識─專業崇拜─作對。
報道方式是一種「花招」還是「誠意」往往只在一線間,然而創新總有段摸覑石子過河的時候,但若因為一種長期潛在的忌諱而失去敢於求變的勇氣,那於觀眾還是新聞工作者而言也會得不償失;在期待與批評過後,作為一個觀眾所期待的,是無論報道新聞、體育還是天氣的一眾報道員,能重現伍晃榮先生的揮灑自如。
來看文學吧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