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2日星期四

轉移陣地

轉移陣地至:
plannoplan.com

多謝繼續支持。

2009年9月17日星期四

甲子滄桑之簡體字

.

有線新聞的甲子滄桑系列,今日介紹簡化字的歷史原由。

能在十年內掃除三億文盲,當然是豐功偉積,然而是否全然是文字改革的功勞,還是經濟、教育發展的共同和周邊成效,卻值存疑。

故事提到,兩次的簡化改革,當中有不少缺乏理據的改動,甚或有一些是基於政治因素的改動 - 例如鄧字的簡化,原來是因為配合鄧小平的簽名習慣 - 這些都足讓珍惜中國文化的人宛惜慨嘆……

走向世界文字既拼音方向……這簡直是把中文的獨特能與其哲理性抺殺之舉,理論理據可見陳雲(1)、關子尹教授(2)的文章,簡單理解,中文本為象形為本,再輔假借、擬聲等等(3),漸漸發展成現今模樣,忽要連根拔起,沒有允分的理論因由,只因多快好省的實利因素,卻沒想長遠的文化承傳已深受其害。

錯而不改,叫做「約定俗成」,也許,我們只能寄望文字如有機體生命般,有一種系統的內在統一與增生修補功能,能在自然淘汰過程裡,不至劣文淘良文,最終使繁體中文重尋活力 - 不過在簡體中文的難以對抗的絕對量下,相信這只會是奢望……


---
註1:陳雲反對簡體字,可見文章《簡筆》,轉借:
http://www.facebook.com/topic.php?uid=146181570006&topic=8464

註2:關教授關於母語作育的文章,雖非關繁、簡之辯,仍值一讀再讀,以助理解一種文字非僅為工具意義,實包含陶鑄人文之大用。

語文作育,國之大事—-現代德語的滄桑對漢語未來的啟示:
http://www.cuhkalumniconcern.com/?p=61

別在語言迷宮裡迷路——語文規劃與語文作育的再議: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67480

另外兩篇關於中文特殊性的文章:
1.寓抽象於具體──漢語古文字中的哲學工夫
2.從洪堡特語言哲學看漢語和漢字的意義建構

註3:見〈說文解字序〉,許慎:「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見:http://www.chinapage.com/big5/prose/speak.htm

.

2009年9月16日星期三

I love him, but I am not in love with him.





I love him, but I am not in love with him. (from Vicky Christina Barcelona)

這話既不是Vicky也不是Christina說的,而是配角Judy姨,在向Vicky解釋他出軌的原因時,訴說他與丈夫Mark的一句話。我想,這話頗為真實地,說明了愛情的真實 — 荒謬。

很多人喜歡說,與你一起的,不一定是你最愛的。我不太相信這話具備其所追求的普遍性,因為,這實要視乎你說的時候,對象和情況如何 — 例如當你對著情婦說、還是朋友說,甚至是,你對著你的愛人說時,它的意義也不盡相同,甚至,相反。

愛與戀愛似乎有一種微妙的差異,愛可以是廣義的關愛關係,但戀愛是特殊的、熾熱的、實在的、和,有時限卻希冀無限的。這也恰似地、和Eros概念不謀而合。

戀愛似乎排拒欺瞞,對人對己也是。

對己者,不外乎是認為戀愛可以作對「日常性(everydayness,哲學語,當成「日常生活」理解就成。)的超越」的一種手段,是一種追求真實的行為;透過戀愛,追求自我實現,否認平常生活的真實性,追求一種更高深入、更關注自我的生活形態,似乎是就是最高價值所在。

對人者,不外乎排斥所有類型的謊言 — 無論是善意、惡意、是以對方為目的的……只要屬欺瞞一類,即不能容忍!如是,戀愛彷如道德律令,沒有例外,純粹無虞,只有真誠才有其價值。後果?不接受後果論。

當人追求戀愛而非愛時,免不了是自私的、追求自足的 — 記得Aristophanes那個「人球」的神話嗎?追求失落的一半,其實說到底,即尋回自己而矣。

所以,人生才需要愛,而不獨獨是戀愛。愛有時,請留意、是有時,能給予想像不到的包容與寬恕,這是戀愛本質上排拒的,而愛有時、是有時,能提供長久的安慰、愛護,這也是,戀愛本質上希望、卻注定落空的。

所以 “I love him, but I am not in love with him.” ,聽來有點彆扭又只落落不起眼的一句,可是,在愛情現象學裡,是多麼「老實」的一句話……

2009年9月9日星期三

there is no truth but interpretation

.

昨天新疆新聞辦「扮」了一個記者會,引起香港新聞界強烈不滿。

「我的調查結果就是這樣。」侯 。

似乎這樣就能把對話終結,似乎小看了香港記者吧?一個政府把傳媒當成宣傳工具,才會把如此的「宣讀」一份聲明,完全不把新聞工作者求真與公義的責任當一回事。

為什麼會認為這樣的低層次的統戰思維到今日還可行呢?

今天無論資訊流通及人權意識的發展,都很難把真相掩蓋、歪曲甚至到無中生有的地步,所以愈解愈宭的情況住住更容易出現。今次新疆當局的指鹿為馬方法粗暴易見,手法粗糙、無是生非,我是不明白這樣做的動機是為何,而且,如果他們是預計不到今次會釀成香港方面這樣的反應,那就是手段拙劣與天真的表現,單從這點,王泉山就應被炒了!

很多時我都不希望尼采的話是真的,即使,他看的如何透徹……

「沒有真相,只有解釋、或對真相的解釋。」尼采。

.

2009年9月8日星期二

音樂人生 KJ

音樂人生 KJ



一直想為這部電影下個註腳,一個月下來才開始。

看完時,內心有一股不安縈繞著,或者,是被KJ內在那股深邃的不安所牽動,又或者,是電影映照對自身期待與未完成所生的不安吧。

相信,對這部電視最平凡的描述,就是一個關於天才的故事;那肯定錯不了,但是表面得如同八掛雜誌。然而離開這種描述,又確實把握不了KJ這個人。

或許,說他是天才的人太多了,多得相信他一聽必然會抓狂起來,因為這個名號於他而言,或許就只是人們要和他劃清界線的簡單手法 — 天才本來就是難以相處、注定孤獨。

看這齣戲,可以注意一下,一個人靈魂深邃的不安與孤獨,到底可以如何的深 — 他的痛苦讓人產生共鳴,那是再一重的不幸。看到他十一歲時的那番如何「哲學」的話,然後父親說「原來你會咁諗架,爸爸都唔忝,以後爸爸要同你傾多些計……」,KJ的眼淚已經說明一切 — 那就是和「人類」說不清的距離。

KJ一直強調,想做個HUMAN BEING(人),不斷的強調再強調,和他指揮的組員說、和家人說、和自己說……但到底,聽到的人,是否明白,他說的、想做到的這個「HUMAN BEING」,是多麼沉重的一個「字」。

沙特說:「天才只存在於他的作品中 — 沒有天才,只有天才的作品。」如果要說一些戲而非人,就是這部戲有點吝惜於展示KJ的作品,他那於比賽中自稱「根本高兩班」的超時五重奏、他在捷克十一歲時的比賽片段,總是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或許,導演就想營造他是一個實在的「人」而非「天才」的面向,但如果能再帶出他天才之處,觀眾相信可更深刻的感受到KJ靈魂中的拉扯。

我同情KJ那深邃的不安寂寞,也更為他「其實很幸運」而高興 — 他有羅乃新、一班被逼忍受他的兄妹、和一些雖然不明白卻願意去理解他的朋友,一起感受他認為最重的音樂。

人生有人願意去承受你的燥動與暴烈,那不是已經很幸福了嗎?



P.S. 始料不及,從幾年前在會展的籌款演奏會後,我愈來愈欣賞DBS這間學校了。張校長始終有其值得欣賞之處。
P.P.S. IFC現在還在上映。

.

2009年8月30日星期日

黃子華呢云真係嘩眾取寵……



黃子華呢云真係嘩眾取寵,睇來佢海嘯真係入肉……
好彩佢仲算誠實,改個咁既名。

竟然,
我真係寧願睇絕代商驕。

我要退出Dayo群組……

2009年8月28日星期五

兩件事是一回事

放下工作到青海走走,想感受海拔達三千三百米的神聖青海湖,舒坦一下身心;自然環境總有一種讓人釋然的能力,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利益與政治問題,無論環境如何都未能令人放下。


兩種佔領、一種邏輯

青海湖面積廣大,從每一個角度望去也是美景處處,可是政府就偏偏不把這種自然景色自然保留,忽在湖邊一段劃定為風景區,聚隻一些商品食肆招倈本不為過,然而要近距離接近聖湖,就要買票進入風景區,要到對面的沙島又要再買船票。

不甘被規定位置觀賞湖色,唯有多走些路,找個劃定區外的民宿入住,一樣可以徒步到湖旁。一宿過後,晨早起床看日出,在湖旁看見一個石碑,用不甚自然的雲石上刻著青海湖三字,另用紅漆草草寫上二零零七年,雖不甚好看,但遊人還是自然地作到此一遊式合照;合照過後才發現不遠處竪立著一木條,上寫有油漆己然剝落五個大字:照相三塊錢。在雄奇的大自然環景下看見這小家子土霸生意,五個大字忽然與了小狗撒尿霸地盤變成同義。

晨光現起,正打道回府,忽一藏民邊喊邊走來、邊走還要拿起一塊石頭,大叫快給三塊錢,我止住腳步與他理論,問:「湖是你的嗎?」他說:「湖不是我的,但石碑是我的,快給三塊!」朋人按捺不住,大叫要找公安來,藏民反過來問我們是否要欺負他;多言無謂,唯有拋下一句電影對白 — 「你係度等我!我搵公安來!」 — 就逃之夭夭。

走著,赫然發現,這兩種行為背後的邏輯都是一樣的,不過是規模大小的問題。


漢人司機、藏人鄉長

地緣政治決定生活,無論高度發展的香港還是靠山食靠水食水的青海湖也是一樣。離開當日,在馬路上遇到拉客包車司機,談好條件,就開車回民宿拿背包轉戰他方,不料到馬路入口,忽還上一幫當地藏民堵塞出入口;交涉不果,唯有車阻落地行,徒步回店拿背包離開,可憐一班杭州客,車子堵在門口交涉半個小時也不得要領。

跳回車上,司機嚕囌著剛才的藏民駡他不合作,追問之下,原來那位正是青海湖某鄉鄉長,他們當日正開始一個堵塞行動,為的,正是要把「遊客」推到風景區入住。原來當地的鄉長本來是由鄉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所以向來鄉長就算德不夠高、民望也重(這點比香港強多了!),然而最近卻取消選舉鄉長、由省長官指定鄉長人選(據說十萬就可以撈個青海湖鄉長來做了!);鄉長其一職責就是分配鄉民的謀生隊伍事務,其中包車司機分為五組人,當中一組主要由土生土長漢人組成,也許是漢人性格比較勤快使然,他們賺的錢也就較其他組多,惹來其他藏人不滿,指他們到處拉客、不聽話不把客人帶到風景區入住(因為這樣鄉長就拿不到回佣了!),所以他們就組織起其他人堵塞其他民宿、旅店馬路口,不讓人入住、也不讓人離開,來個一拍兩散!

同行的政治系講師友人把事件理解成漢藏衝突的歷史互動,我卻沒有想到這麼複雜(或日深入),因為在大陸這是普通不過的事,並非特殊的地緣政治事件;這應該不是種族主義的問題,而是經濟利益角力的問題;在一個經濟發展如此急激的社會,人們的注意力都放在利益之上,所謂種族問題很多時也是一種旗幟多於真實問題所在;漢人與藏人本非什麼世仇,在漢藏問題還未真正成為民族矛盾前,實不宜取這樣的視角去把問題「深化」,我這樣對朋友表達想法。

中國的眾多社會問題中,貪污是根源,然後從惡生惡,生出欺壓、隱瞞、公器私用等問題,由於沒有獨立的制衡機關,對貪腐的制衡力諷刺地來自於不同的貪團間的力益衝突 — 就如黑社會間的地盤角力,可是如果一個地方由某一利益團體一統天下、或是某地利益的絕對量(absolute magnitude)不足,制衡「機制」就自然失效。所以,即使中央有「抽象的」最高權力去管事件,真的落手落腳去抓問題時,還是會顯得無能為力 — 你看豆腐渣說要查還是查出個沒有人要負責就明白了。

所以,當連司機德明都說香港有廉政公署很重要(他年青時曾到珠海「闖一闖」,可見廉記的威名遍及珠三角地區也!),也就說明,不必學者告訴我們,也知道一個地方要改善貪污問題,一個獨立的制衡機關是多麼的重要。大陸一天沒有類似的機關當局出現,貪腐情況也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2009年8月26日星期三

Spirit of Adventure


Spirit of Adventure

好像讀過朋友在facebook的感想,就是看了十分鐘就流淚,心想沒那麼誇張吧?怎料,就是這樣子,眼水即使沒有掉下來,卻在眼眶迴盪著,一直至完場。

也許最好的故事,就是真實的人生。

十分鐘走過Mr. Fredricksen先生太太的一生,簡單又真實。你說是因為瑣事俗事沒有完成夢想,到最後一切都已太遲,但原來兩個人在不經不覺間,已經走過多少的歷險 — 有你在身邊就是最美的歷險了。(老土到呢……但又真又實喎。)

一次又一次搗碎儲蓄夢想的玻璃瓶,為的是面對生命種種實實在在的需要,那實在是無可厚非的;時間一直過去,夢想只成為兩個人的核心,不再是兩個人的生活,時間一直流逝,生命一直平常過去,這樣的人生說不上是不美好、也是平凡了點,不是嗎?

有人陪伴著你一直實現不了夢想,那不是已經很浪漫嗎?

生命只有一次,冒險給你的是夢,是可能性、不確定性,日常生活給你的是現實,是實在的、確定的經驗驗,那一種更有價值?那一種更值得選擇?那一種是你現在所需要的?只有你自己知道。

生命不會在十八歲時才開始,也不會在八十歲就一定結束,如果你願意的話,哪一點也是起點。

Adventure is out there! Cross your heart to swear!

把擱在你心中的那兩張椅子,留在Paradise Fall吧!

---
Plot (by wiki)
Carl Fredricksen is a shy 8-year-old boy who meets an outgoing and rather eccentric girl named Ellie and discovers they share the same interest in adventures as their hero, famed explorer Charles Muntz. Ellie expresses her desire to move her clubhouse, a dilapidated home, to Paradise Falls in South America, a promise she makes Carl swear to keep. Over the next 70 years, Carl and Ellie marry and grow old together in the house where they met while making a living as a toy balloon vendor and a zookeeper respectively. Unable to have children, they also try to save up for the trip to Paradise Falls but other financial obligations arise. Just as they finally seem to be able to take their trip, Ellie succumbs to her old age and passes away, leaving Carl living by himself, becoming bitter and missing his wife terribly. By this time, the city has grown around Carl's house with construction as he refuses to move. After a tussle with a construction worker over his broken mailbox, the court orders Carl to move into a retirement home. Carl comes up with a scheme to keep his promise to Ellie, and uses his old professional supplies to create a makeshift airship using 10,000 helium balloons which lift his house off its foundations. However, shortly after taking flight, Carl finds that Russell, a Wilderness Explorer trying to earn his final merit badge for "Assisting the Elderly", has stowed away on the porch after being sent on a snipe hunt by Carl the day before.
After a storm throws them off course, Russell steers the house with the help of his GPS navigator, and they find themselves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tepui from Paradise Falls. The two find their body weight provides enough ballast to let them walk, dragging the floating house behind them. The two begin to walk across the tepui, hoping to reach the falls while there's still enough helium in the balloons to keep the house afloat. During the journey, Russell befriends a huge, colorful bird which he names Kevin, not realizing that the bird is actually female. They later run into a dog named Dug with a translating collar that lets him speak. They discover Dug's owner is 92-year-old Charles Muntz, who has remained in South America for many decades. Muntz explains that when he had brought back a skeletal species of a new bird species, he was called out as a fraud, and thus now seeks to bring back a live specimen, specifically Kevin, to restore his reputation. Carl is initially thrilled to meet his hero, but when he realizes that Muntz is after Kevin and will kill remorselessly in order to capture her alive himself, Carl takes steps to save the bird and escape from Muntz. Thanks to Kevin and Dug they escape Muntz's pack of vicious dogs, but Kevin is injured during the escape.
Led by a tracking device in Dug's collar, Muntz and his dogs arrive in his airship while Carl and Russell assist the injured Kevin to her chicks. Muntz traps Kevin in a net and sets Carl's house on fire, forcing Carl to choose saving his house over cutting Kevin loose. After Muntz flies off with Kevin, Carl firmly tells Russell he intends to get to Paradise Falls or die trying, and begins walking back again. The next day, Carl successfully gets the house on the cliff overlooking Paradise Falls like Ellie's wish just as the balloon no longer have any buoyancy to lift the house, but Russell's desire to assist Carl has been dulled out of anger and disappointment. Carl, settling down in his house, finds Ellie's childhood "adventure" scrapbook, which he thought had been left blank after the first few pages to save room for their planned adventure to Paradise Falls. However, he instead discovers that the pages have been filled with mementos of her life with Carl after they were married, and finds a final note from her thanking Carl for the adventure of their marriage, and an encouragement for him to go on an adventure of his own. Invigorated by Ellie's last wish, he goes outside to see Russell, only to find him giving chase to Muntz. Carl lightens the weight of his house by dumping furniture and his possessions, allowing him to chase after Muntz in his house with Dug by his side.
Russell enters the airship through a window, but is captured by the dogs. He is tied up and left to fall outside, but Carl saves him and keeps him tied up in the house. Carl and Dug board the ship, and are able to lure the guard dogs away from Kevin to free her. Carl and Muntz duel face to face and fight (Muntz with a sword, Carl with his cane), while Dug is able to wrest control of the pack and the airship. Russell frees himself but clings to a lifeline as he finds the house in a dogfight with biplane fighters. When Carl shouts for help, Russell distracts ("Look, a squirrel!") the dog pilots and regains control of the house to rescue his friends, who are now on top of the airship. In pursuit, Muntz shoots out some of the balloons, causing the house to land and slide off the airship. Carl manages to trick Muntz inside the house while saving Russell, Dug, and Kevin. Muntz attempts to reach the airship again, but gets tangled in the house's balloons and plummets to the earth below. Carl's house drifts off into the clouds, a loss Carl gracefully accepts as being for the best.
Carl takes control of Muntz's airship and returns Kevin to her chicks, and then returns with Russell and Dug back to the city. When Russell's father fails to attend his son's Senior Wilderness Explorer ceremony, Carl fulfills that role himself to proudly present Russell with his final badge, the grape soda badge that Ellie presented to Carl when they met ("The Ellie Badge"). Afterward, Carl becomes a cheerfully active community volunteer with a strong father-like relationship with Russell, Dug, and the other Wilderness Explorers. Meanwhile, his house, through happenstance, did ultimately land back on the cliff overlooking Paradise Falls, exactly where he and Ellie envisioned it.

2009年8月18日星期二

.
這裡在不久將來會有大轉變,
如果你留意的話,
那就敬請留意吧。


------

又,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猶有所遯。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恆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猶喜之。若人之形者,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其為樂可勝計邪?

〈大宗師〉

2009年7月27日星期一

行進曲‧一

行進曲‧一



有多少希望就有多少失望,

但我們都會繼續期待明天吧?


「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呢?」

試著想想看吧,

那你今天就不會那樣疲憊,

明天就能掛著笑容出門吧。


噢買尬!

大家都知道會是這樣的,

只是誰把它掛左口邊,

還是收在心裡面吧?

不要把發洩說成解脫!

不要把憂鬱當成思考!

你需要的結果,

不過是勇氣的行進曲、

一個起誓的儀式吧?


就把不確定和不能確定清楚分開吧,

既然不能確定是原則上不必理會、

既然不確定就是不確定,

那還需要思考什麼呢?

幻想與希望的分別、

只在於那是藉口、

還是行動的理由!


說到就要能做到,

才不會像個空氣少女的、

讓人感覺像霧像雨又像花,啊~~




2009年7月9日星期四

集中力

一段時間沒有寫東西,除了是左忙右忙外,最大原因不過是心情問題。

有一些事情是能透過意氣用事能熬過,有一些事卻要你時刻保持冷靜,耐心但又機警地注視變化,才能好好處理。

我最大的缺點和優點,是內在的「變化」過於急激,儘管從外面看來並不是這樣 — 最多時候的表情應該是發呆或黑口黑面。

要很努力才能保持平常心,是很煩人的事;做過一個星座心理分析之類的東西,說我生命中追求的東西就是「平衡」,想是有一點道理的。

暫時為止,最集中而時間最長的一件事,是用了三個月時間嘔出一篇碩士論文,不過回想起來,當中也忽然有三個星期只能不停打機(winning10打到2020年、重玩浪漫傳說)、看戲、看漫畫(當時我在網上讀了死亡筆記、廿世紀少年、幽遊白書、草莓100%……),只是因為當時完成了第一個chapter。

容易失去集中力也許是我一生都要面對的問題,而問題是我的心情太易受環境影響(雖然已經好了很多……)。

哎。

2009年5月7日星期四

d中文真係一流……

d中文真係一流……
-----
生果:
【本報訊】無業青年涉嫌強姦前女友案,昨在高等院法續審。 20歲被告馮利明,被控於 08年 4月 2日,強姦 19歲的女事主。女事主昨供稱,事發當日兩人逛街後,被告將她遺留的化妝袋及遊戲機帶到寓所還給她,並藉詞上廁所進入單位內,把她強姦。她稱,被告事後開始無理取鬧,語帶兇惡指摘她經常不理他,又不接他電話,指她「迫佢(被告)咁做」,又稱要「食住」她。被告一邊說一邊穿回褲子,並要她「乖乖地做番佢女友。」
辯方盤問女事主時提及,被告與女事主自 07年 1月拍拖,女事主曾帶被告回家歡好,因為兩人熟睡至天亮,至翌晨女事主母親拍門才驚醒。由於其母撞破,並在衣櫃內發現赤裸的被告,兩人於是改到時鐘酒店歡好。兩人同年 4月分手,關係糾纏,至 08年 2月案發前兩個月,兩人再往時鐘酒店性交。

------
小學生先會「將她的玩具拿回給她……不接他電話、又指她、又「食住」她」係咁她她她.......另外..搞到個案情鬼咁複雜,最後一句「至 08年 2月案發前兩個月」就直情係令人誤會,因為事件係4月發生,佢應該寫「案發前兩個月,即08年2月」、或直接寫08年2月。

仲有「女事主曾帶被告回家歡好,因為兩人熟睡至天亮,至翌晨女事主母親拍門才驚醒。」根本就唔駛「因為」,即使佢想記調係「因此比人發現係屋企訓、先至要去酒店開房」,呢兩個字都係冗贅的,而且不應該用句號分隔「母親拍門才驚醒。由於其母撞破…」,因為件事根本未講完。

今夜維景燈光不燦爛

與不少友人討論過,大都應為政府封維景係正確決定,而其中包括一些理由如:「由於正正是不知疫情的嚴重性,所以更應要採取徹底的措施。」、「一部分人的損失與大部人的利益比較,這種程度的犧牲是必需要的。」我認為這些理由聽來合理,但實非必然。誠如下文所言,政策盤算必應配合實際與相關的論據推行,才會顯得情理兼容、容易取得民眾諒解。事實上我們對病患所知不多,但就可以過度到「所以更應要採取徹底的措施」這點嗎?因為這就如說:「因為我地唔知呢碟飯有冇毒、所以我要徹底消毒先食。」話是沒錯,不過緊張兮兮的氣氛,會觸動更多過敏神經,可能令事情更糟;另外,這種邏輯如推得更廣,就可變成「我唔知你咩病(甚至有冇病),但為安全計我地都可以排拒左你先」,這會造成歧甚至敵視情緒,孤立小眾甚至剝削其利益。當你不為局中人還好,但若你為其中一人,所受之困擾相信不是一句「當放假囉」就可解決(參曾司長之言)。
另,後一理據就是典型的效益主義觀點,在一般的情況是最為大眾接受的。但還是那一句,如果你是其中一分子、或是家人,相信你的豁達就不是那麼容易保持,而所謂損失與利益與潛在的好處,也不是那麼容易比較。
補充一句,我是傾向支持隔離的,而政府的今次的也算是先知先覺的(例如在未有確診前已預留「渡假村」作中心),但在細節與個人權利平衡間,實須慎察其利害,如何能「補償」(我不傾向賠償 — 即係用錢解決,因為易造成壞先例)被隔離者而不致亂,那實是官員們表現其實踐智慧的好舞台。

------
豬流感:在警戒與沉着之間作者﹕蔡子強 2009年5月7日
【明報專訊】勞動節長周末到了外地旅行,在酒店房間收看CNN新聞時,赫然發覺香港又上了新聞榜,今次是豬流感襲港,以及灣仔維景酒店被封。政府反應過度﹖一場豬流感,令全港市面頓時風聲鶴唳,特區政府亦絲毫不敢怠慢,不單嚴陣以待,更在本地發現第一名來自墨西哥的感染者之後,立即施以雷霆手段,隔離了整間維景酒店裏的住客和員工。雖然有人質疑,酒店員工及旅客數百人,無論曾否與墨西哥患者接觸,同樣被隔離7日,是過於嚴苛;也有人提出如果未來感染個案增加,發生在國金中心,甚至政府總部,依同樣一個隔離標準,會否癱瘓了香港;亦有人提出,豬流感離開了墨西哥之後,殺傷力根本與普通流感無異,是否需要施以如此霹靂手段;更有人批評政府反應過度;甚至有人批評這是「政治show」,表演多於實質,政治壓倒公共衛生……但特區政府一於執著到底,寧可做過頭,也不願授人鬆懈廢弛之類的話柄。至今為止,本地的輿論和民情對此普遍受落,或許因為SARS的教訓也實在太過慘重了。政府反應強烈,市民草木皆兵,當然有一定理由,包括官員常掛在口邊的:因此乃新病毒,我們仍未掌握其殺傷力的詳盡數據,人們亦未發展出免疫能力;而亦有很多人把1918年一次大戰期間那一次豬流感拿來相提並論,說造成的死亡估計由2000萬到1億人不等(不同估計彼此間差異頗大),比起一次大戰造成的死亡人數,還要大得多。但我們必須記住,如今的醫學和公眾衛生水平,與一次大戰時根本不能同日而語,尤其是當時化學戰、毒氣戰大行其道,令人們呼吸系統飽受削弱。在這個人人都舉腳贊成手段從嚴,「有殺錯無放過」的時勢,筆者又划划逆水,盡盡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為大家提供一些「政治不正確」的反潮流觀點和史實。福特政府的灰頭土臉其實除了1918年那一次之外,33年前,豬流感也曾經重臨人間,不過就較少傳媒提及。當時福特政府處理豬流感的始末,已經成為公共行政學裏的一個經典案例,並曾經被人放進《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and Cases》這本公共行政學的「天書」裏。(但也請大家小心,我手上有這本書的第4和第6版,卻發現這個案例只被收錄進第4版當中,換句話說,即是到後來已被抽走,有興趣自行翻閱的讀者不得不察。)話說1976年2月,於美國新澤西州Fort Dix一個軍營內,一個士兵因流感死亡,很快便出現近200個士兵相繼被感染,出現人傳人徵狀,經化驗後發現與1918年的豬流感病毒相近。有鑑於1918年豬流感肆虐所造成的恐怖結果,當時的福特政府立時如臨大敵,在3月尾匆匆決定實行雷霆手段:在9個月內,為全國2.1億萬人口,不分男女老少,實行規模前所未有的人人防疫注射計劃。經過半年的張羅之後,計劃在10月正式執行,但卻落筆打三更,出閘脫腳,不單一開始便有3名長者在診所接受防疫注射時猝死,雖然調查得出,沒有證據顯示死亡與防疫注射有關,但已經遭傳媒大事炒作。但真正為計劃造成致命一擊的是,在接受注射的人身上,有人出現了Guillain-Barre症候,最後共出現了500多宗併發症,當中有25人死亡,進一步造成公眾恐慌。而最諷刺的是,想像中的豬流感大規模爆發,卻始終未有出現。當時新聞工作者Patrick Di Justo便寫道:「The government had long feared mass panic about swine flu - now they feared mass panic about the swine flu vaccinations。」這提醒我們要小心,有時防疫所造成的恐慌,比起疫症本身病情值得的擔憂,可能更加駭人。在疫情中,應避免過度緊張和歇斯底里。結果在輿論壓力之下,於12月中,即是計劃實行後兩個半月,防疫注射便遭暫緩,到了1977年3月,新上任的卡達政府更把計劃全面擱置。一場原本雷厲風行的防疫行動,頓時成了一個笑柄。更有批評說福特決策時懷有政治動機,是為了自己在大選前贏得足夠政治本錢,才推出如此霹靂手段。1976豬流感留下什麼教訓﹖究竟人們能夠從這場1976豬流感風波中,汲取到什麼公共管治的教訓呢﹖後來,當事人,事發時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負責人David Sencer曾寫過一篇文反省,題為Reflections on the 1976 Swine Flu Vaccination Program,可在疾控中心以下網址找到:http://www.cdc.gov/ncidod/eid/vol12no01/05-1007.htm文中他暗批總統福特當時太過受傳媒、輿論和政治考慮左右,而匆匆作出一個本來更應從醫療專業角度出發的公共衛生決策。他引述,在1976年秋天進行的一項醫學界別內調查Delphi Exercise of Schoenbaum顯示,大部分醫療專家都認為,計劃最理想應集中在25歲以下年輕人中實行,因為他們在流感中最易受感染。Sencer甚至認為福特在最初高姿態處理疫情,助長了輿論中的民粹主義,侵入了本應是公共衛生的專業領域,是一個錯誤。究竟在一個疫症危機中,政治與醫學專業考慮,應該如何取得平衡﹖政府的反應應當恰如其分,多從醫學專業角度出發;還是應該多回應民情,多考慮政治效果﹖曾班子在要提高公眾對公共衛生的警惕之餘,又如何不會讓人們變得神經質甚至歇斯底里﹖這些都是97以來,從禽流感、再到SARS、再到豬流感,遺留給政府一個不曾解決的重大挑戰。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
官員旅客滿腹牢騷 副局長夜訪維景試溫 /李先知 2009年5月7日
【明報專訊】灣仔維景酒店的7日隔離期明日屆滿。若再無新症,香港本可鬆一口氣,可是一眾官員卻因這個「好日子」的到臨而憂心忡忡,深怕一場公眾災難就在面前,理由是酒店住客及一眾職員經過連續7天的被困後,一旦重獲自由,肯定會毫無保留地向外宣泄不滿,何况屆時肯定會有無數的中外記者會在門外等候他們訴苦。這樣一來,今次的疫情極可能會在「一片控訴聲」中暫時落幕。對香港的國際聲譽,當然只會有壞無好。另一個教官員憂心的原因是,多個政府部門人員自上周五首宗甲型H1N1確診後,一再日以繼夜地「應戰」,如今已累極了。正因雙方也到了瀕臨「爆發」的邊緣,曾班子中人正擔心,旅客與處事官員隨時會因一些小事故而鬧出大事情來,特別是一些旅客已開出了一些「很不合理」的要求。政府日前已向維景旅客發出表格,試圖了解他們有什麼要求,希望能為他們作點補償。政府原先要求旅客在前日及昨日交回表格,好讓中旅社代為安排,但至昨日中午,只得約半數住客表明去向,但過程中,有旅客開出了高價,例如要求政府提供更高星級的酒店,以及要求能乘坐商務客位等等。今日率先會有34名被隔離人士從兩個度假營及醫院獲得「釋放」。官場耳語透風謂,今日大可視為明日酒店「大解放」行動的熱身,以測試社會對被隔離人士訴苦的反應。有官員評估,度假營內「有草地有樹」,活動空間較大,加上位處偏僻,沒有傳媒的追訪「刺激」,營內雖然沒有電視,只有無線上網等設備,但隔離人士的情緒相對較為平靜。然而,政府高層仍不敢掉以輕心,已着負責守營的政府人員要盡量多跟旅客聊天,令他們心情舒暢一點。出來之時,雖不求他們豎起拇指讚政府做得好,但期望他們「少罵點」。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梁卓偉昨晚也悄悄走進維景酒店,探望一班被隔離的旅客。他徒步上上落落走了六七層樓,跟來自廣州、哈爾濱、大連、日韓及英國等地旅客交談,氣氛還算不錯。至少沒人追着梁副局長來責難。官員對於酒店住客的不滿情緒是表示理解的,但對於部分批評卻顯得憤憤不平。曾接載墨西哥男病人到醫院診症之的士司機,指自己之前未有現身,是因為被政府公布之的士乘客人數資料不確所誤導,因當晚車上乘客應是4人,而不是政府對外所說的3人。對此,官員駁斥謂,這個所謂「失誤」其實是因為該名墨西哥病人不知何故,一直隱瞞當日同坐的士者,除了一名兄弟及友人外,原來尚有一名女同行者。直至這名來港參加展覽的墨籍女士也感到不適,並向一名居港墨西哥友人提及自己曾跟患者乘搭同一航班來港,並坐在患者的後面,其後更一同坐的士到市區,接着由該友人轉告墨西哥駐港總領事館,特區政府才知情。另外,對於有的士司機向傳媒投訴,曾致電衛生署求助熱線,但打了兩句鐘也打不通,官員也有一肚苦水,因為原來政府的紀錄顯示,該熱線設立至今從未出現過「爆滿」的情况,按理根本不可能接不上。但當然政府不會公開駁斥這項投訴,官員唯有吞下這隻死貓好了。

2009年4月30日星期四

我們應多謝陳同學

陳一諤同學在港大六四論壇裡「誤中」地雷,第二天遭傳媒口誅筆伐,說他形容柴玲為「走佬學生領袖」,又把屠城責任推諉學生領袖云云,實在悲壯。

要為陳同學平反嗎?

何如悲壯?先談悲者,因為當日陳同學不過是「引用」同學「啊david」的說話(可參考youtube),無心插抑下由引用者成為創始人,成為其所不願之傳媒明星(同學已經話唔再公開談事件了- 不過咁點解仲要做會長呢?),實屬悲劇;再談壯者,無論他是否在為中共謢航,他這一著實在為六四二十周年作了興波作浪之效,可惜,但這種「自爆」之舉,也許並非中共所願見(其由可參練乙錚《忘卻六四、懷疑六四、修正六四》一文)。

陳同學在港大的六四論壇那天「站出」傳媒舞台,頓時使「隱形左仔」之稱變成自相矛盾之詞 -當成輿論專稱時又何隱形之有?然而人氣升降住住非從人願,自始網上不斷有「網友」要求他道歉甚至下台,另一方面亦有不少同學「力撐」陳同學,認為他有獨立思考的精神與不畏批評的勇氣,忽然間大學生論政氣氛熾熱起來,志士同仁立時揭竿起義,快辨多個簽名、公投活動,決定學生會六四官方立場、陳同學學生會長席仕途等等。

不要中計,不要濫公投

學生會活動行情淡薄本非新鮮事,港大這次來個六四公投有二千多同學投票,單從「搞活動」角度看應已是難能可貴,可惜的是設定這個公投,在想法上本身就有問題。學生會是每年有不同政見的同學組織出來,理論上其立場應為每屆同學自行決定,即使真有所謂左左右右前前後後的先在政治背景也好,如果學生會成功當選,當屆同學也應打死無怨,最多出現重大問題時,再由其他同學根據章則、公投推翻結果,甚或另組反對黨、遊擊隊之類者以公民抗命方式去挑戰對方吧。

這個公投本身設定要為以後學生會對六四立場定調,並幸運的得以通過(不要以為真是理所當然啊!),結果雖讓人欣慰,但不代學生會的行動值得讚賞。公投結果為什麼就可以成為「以後的」學生會對六四事件的「永久立場」呢?第一,不應該由這一代的學生會幹事和學生們為後人作「定論」,每代人自身應有其時代之「公論」,及自身評斷的權利,這個投票的結果即使不是絕對不可改的(例如以後同學也可再投票推翻結果),但也不應先在地為以後學生會定位立綱,這本身就違反民主精神。第二,公投本身就是中了計,讓人可趁機質疑學生會對自身立場搖擺不定、或是可由「一人」為所欲為- 他們「上莊」(組閣上任)時不是已經對此下立場,並得同學投票支持嗎?即使現在會長意見不同,其他成員只須劃清界線、癱瘓其功能即可,何需重申當初立場、甚至劃蛇添足「搞大佢」呢?

很記得以前學生組織流行一句話:「我雖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會誓死保護你發言的權利。」投票雖然看來民主,但往往也具抹殺少數(或沉默的大多數)意見的效果,所以非到緊要關頭,公投未必需要推行,即使是有人大放厥詞,也應是事後撻伐,不是事前禁絕。

因此,從尊重民主機制、和言論自由意義看,公投是否要罷免學生會長屬合理、公投學生會「以後」的立場則屬無謂、甚至「過界」。

我們應多謝陳同學嗎?

其實換個角度看,我們應多謝陳一謣同學。為什麼?因為他為六四二十周年造勢,應鼓動了不少本身對六四未必有興趣的同學,會嘗試去理解、去感受、去判斷這一件「事」。觀乎網上有不少同學聲言會參加六四晚會,想多了解和反思關於當年學運種種,單從效果論,華叔就應該多謝陳同學了!所以陳同學是否「隱形戰機」或乜乜物物,其實我們實不必太在意,因為一個懂「獨立理考」(禁不住引用陳同學口頭彈)的人,只會衡量那人言論中「道理」成分,而不是因為他的「懷疑背景」就判其對錯。但我們擔心的,正正是某些同學顯現出來的態度,既不見得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亦不見得具備判斷是非所需的心力。

例如有些同學遇上例如「那天天安門是否真有人死亡?」、「即使真有人死於軍人槍火下,是否應該被稱為屠城?」之類的「經典問題」時,愛所謂「獨立思考」的同學就一頭裁進辯論裡,討論屠城的「定義」,細心分析照片的真偽(例如港大論壇就有同學舉出經典的「肉餅論」來質疑一番),其實是見樹不見林、迷於支節而失大義;而乏心乏力的就愛說「那時我們還未出生,不敢說」、「事件太多疑點了,現在難以判斷」云云,那不外是習慣性思維怠惰、反射式明哲保身。這些思考模式、比起現今大學生語文水平低下更應讓人憂心,因為能力提升易、心態改易難;思考習慣鑽牛角尖、或是心態反射性保持「安全距離」,往後容為人利用、成為文化打手,或是無意識犬儒、成為強權奴僕。

要使得這些習性轉變,需要的並非大量的說教,而是要透過一些衝擊人心的事情、或是由一些人扮演(或真演)悲劇角色,化作被公審的刺蝟,提供刺激反思的補充劑,從這角度看,除了華叔外,我們也應二度感激陳同學了!

220409

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

最近,為對抗空白

最近生活習慣有點改變。工作關係,一天很早開始,到下午時份,已屆收工之時,然後開始做為己之學、為己之樂。

開始習慣一個人看戲、一個人行藝術館、一個人坐在公園發呆、一個人做瑜伽、人、一個人跑步……偶然坐在海濱看海,寫下片言隻語,又或者拿新買的玩具拍個不停,彷彿悠閒,其實無事空忙,定不下心神。

唯有定下目標,每天筆耕,或紀錄或評論或反省,當空白感襲來時,總可拿回白紙黑字聊以自慰吧。

2009年4月15日星期三

多謝陳一謣同學 ver.1

<多謝陳一謣同學>

我們應多謝陳一謣同學,為什麼?因為他為六四二十周年造勢,應鼓動了不少本身對六四未必有興趣的同學,會嘗試去理解、去感受、去判斷這一件「事」。只從這效果論,華叔就應該多謝陳同學了!

要為陳同學平反,嗎?

近年港大出了兩個傳媒明星,一男一女,一個支持藏獨,一個提倡「獨立思考」、正名六四為「鎮壓」,兩位都踏在政治綱線上,各有粉絲與敵人。

陳同學在一個論壇裡「誤中」地雷,第二天遭傳媒口誅筆伐,說他形容柴玲為「走佬學生領袖」,又把屠城責任推諉學生領袖云云,實在悲壯。何悲何壯者也?先談悲者,因為陳同學不過是犯了一般人也會犯的思考問題,這令人「誤會了」他的本意,這大可抵賴錯不在他,應怪香港教育失敗;再談壯者,無論他是否在為中共謢航,他這一著實在為六四二十周年作了興波作浪之效,可惜,但這種「自爆」之舉,也許並非中共所願見(其由可參練乙錚《忘卻六四、懷疑六四、修正六四》中「掩蓋」一段)。

其實當日的的「走佬學生領袖論」不是由陳同學原創之作,而是一位david同學(陳同學親切稱呼,應該不會錯吧?)提問時,對有學生領袖未到最後一刻就「逃走」感到痛心,而陳同學就「引用」以作回應。他原本「只是」引用阿david的話來回應,不是打算評論柴玲啊!可惜的是,他跟著用了私心論、外在勢力論,來「估計」柴玲是受到外在勢力而走佬,順著朋友的思路去構作一個故事,並用「天安門」來作為理據(「只」看過天安門的人應該會同意陳同學的呢 :p),引入一大堆似是而非的質疑,實在用心良苦(再參練文「種疑」一段)。

其實陳同學是否屬左左右右的「隱形戰機」,根本不必太關心,因為一個懂「獨立理考」(禁不主連環引用陳同學口頭彈,請諒)的人,只會衡量那人言論中「道理成份」,而不會因其「懷疑背景」就論斷對錯。然陳同學一言激起千層浪,粉絲敵人都禁不住連環發表抽水偉論(當可視拙文為與共者),當中反映出的思考成果,卻非如陳同學所願,特顯了大學生高水平的思辯能耐,反而讓人覺察到當中一些讓人憂心的思維傾向,而那若非某同學的專利發明而屬公共資產時,當中的「潛在危險」才應更令人擔心。

氾細節主義是逃避的藉口

重讀陳同學當日的言論(在youtube自己找吧!),第一個問題可稱為「氾細節主義」。判斷需要有事實基礎,無疑!但當證辭、物證如斯豐富之下(要把所有新聞紀錄判斷或推翻為偽證,此途太難,聰明的政府當不會選擇此法),仍執意把討論焦點轉向「要再了解多些」之時,就不過是一種逃循的思維習慣、一種矇混判斷的伎倆。

這種思維模式在學生組織的討論中很常見,口號式的說「要盡力了解每個細節」後才能有公道的判斷,但具體效果卻是擱置爭議和停止判斷。當一個問題,我們認為資料不足、或資料真確性存疑時,我們都會追問「係咪咁架?」、「實情係點?」(這點讀書時遇著老師逼問就最常見),但對於一件事的複雜性及涉及重大原則時,往往人們的反應並非檢討細節、再行判斷,而是選擇逃避判斷(可參考弗洛姆《逃避自由》),這種特性讓人不必承擔抉擇的責任 — 這件事的很複雜,要進入一件事的每一項細節,才能件出恰當判斷云云……這些說法有兩個效果,第一就是不作判斷,第二就是把原本可以很清楚的東西朦糊化。

片面性不應是障礙

「要了解多些才應該作判斷!」這種說法很符合常識,也好像沒有什麼可反駁之處,但想深一層,對一件事情完全的觀照是不可能的,每個判斷也無法避免片面性,那是否等於我們其實根本不能任何作判斷嗎?或者說,判斷就是對某一方、某一立場不公平嗎?

首先要搞清楚,判斷需要資料作為基礎,但基礎不能取代「標準」 — 換個簡單一點的講法,一把尺要有東西才能量其長短,但那些東西不能變成尺寸這些標準。
我們評斷軍隊殺人是錯,是基於的是道德原則,前題是真有其事,但即使我們對其事的真確性有懷疑,也不能倒推說先前的道德原則是錯的。了解細節是為了防止認知上的錯誤,防止無知或自大,但它並不是判斷的標準;判斷的標準是在於道德原則,而不是資料多寡。懷疑論不應成為擱置判斷的理由。

無法避免的片面性不等如所有的判斷都是理由不充份的。片面性是「人的判斷」的局限,但正正是因為吾人觀點有限、才需要作出判斷,以理性去衡量、去負責,成就一種以理為御的負責任判斷;當我們明白自身局限、卻又能為這種局限負起責任作出判斷時,才算是真性的運用恰當地運用理性、彰顯理性存在者的尊嚴(康德語,頗為扭妮,見諒。)

理性並非大曬,尤其是作為口號時

所以當聽到,有同學振振有詞地說「很多悲劇都可以用理性去避免」時,我就會很感慨。我相信,當時在北京的大學生,他們的「理性能力」不會比現今香港的大學生差(若以我輕微的教學經驗言,甚至可以頗為肯定這點。),他們認真、深入去探討問題的熱情,更肯定過之而無不及。然而今天,我們在這個普遍謨拜理性的社會,我們的同學用所謂理性作為理由,去質疑,本應就是由嚴肅、認真的理性所提出的批判,還進一步挑戰、而不是同情地思考,他們在時代、形勢所作出的決定。

「很多X都可以用Y去避免」,表面似是感概,內裡的邏輯就是否定某些人並沒有用Y(或好好地用Y)去避免X,但X的發生,Y是不是就是最關鍵、最決定性的因素(我也不說是唯一了)己值得存疑,如果我們沒有給出理由說明何以Y是重點,那就不過是提出一種可能性;用可能性語句去作為質疑的理據,不外乎是一種馬後炮邏輯,是明顯欠說服力的。

再進一步,當你放回「理性」一字在Y裡,就會發現現時人們運用這個詞,已經不是以一種工具義,而是以一種價值義來使用 — 理性就是好!(其至可引申至非理性或不以理性為最高價值就有問題。)筆者認這種傾向不知怎的在香港社會特別顯明,君不見每當有爭論出現,河蟹官員就會搬出「我們要理性討論問題、激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金牌,然後大家也就好像「冇野好講」般點頭接受,然而,其實冇沒有人進一步去質疑,到底是否理性就是好?理性是否就等於「冷靜」、「和諧」、甚至「和順」?

是其是非其非,大多口號一堆。不要以為時常掛在口邊,就等於你很理性;不要以為鼓勵「獨立思考」,就已經正在進行獨立思考。獨立思考不等於一個人去思考,更不等於「與主流不同」就是「獨立」 — 就像現時人們理解「獨立電影」一樣。勸人理性思考?被別人拆穿時就加句「要理性分析」,叫人冷靜、不要意氣用事,這些現時很流行地強姦獨立思考和理性的思維,在當權者高官口中令人煩橾,出自大學生口中則讓人擔憂矣。

2009年4月14日星期二

練乙錚 - 忘卻六四、懷疑六四、修正六四

練乙錚 - 忘卻六四、懷疑六四、修正六四
2009 年 4 月 9 日信報  

「若將來的社會主義是威權式的,若政府除了像現在擁有政治權力之外,還擁有經濟權力,若簡單地說,如果我們有的是發達工業加專制主義的話,那麼人類的境況要比原來的壞。」
—— Oscar Wilde,1854-1900,文學家、費邊社會主義者
  六四事件的新老受益者要從他們的立場撰寫那段歷史,理所當然,所有對一九一七年之後的共產主義運動史稍有認識的人,都不會感到意外。這個主觀意志,在目下中國這個依然是一黨專政國家裏,又是客觀可行的,因為黨不僅控制政治、媒體、出版和交流空間,它還掌控一切專政機器和武裝力量。中國的學術自由不包括人文和社會科學,特別不包括歷史學和政治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和文化部、新聞出版署一樣,組織上受中共中央宣傳部(即中宣部)直接領導,而中宣部的官方定位,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識形態方面工作的綜合職能部門」(見中宣部網站「主要職能」頁)。如此,歷史學和政治學,必須時刻服從黨的意識形態和宣傳路線、方針、政策、調子。要明白中國二十年來處理六四事件的手法,最好從這個認識開始。
  六四事件發生後,黨馬上本能地開始了撰寫這段歷史的功夫,那是分好幾個雙重疊的階段來做的:
  (一)掩蓋:在這個階段,黨做得很公平,它既不許任何有損其聲譽的事實和言論曝光、流傳,它也不主動推銷它想推銷的一套說法,而是對所有有關六四的論述,都一律禁止;這個做法,一直維持了二十年。今年,所有和國內進行文化交流的項目,一不准提西藏,二不准談六四,尤以後者為甚。就西藏問題而言,學界可做一些研究,黨並不擔心此事在國內出現輿論失控,畢竟中國人口百分之九十二是漢族。但六四不一樣,除了黨的直屬媒體偶爾提及之外,「六四」及有關字眼,地在內地傳媒上徹底消失。這個頭一階段目的,是要讓知道的人遺忘,讓不知道的人繼續不知、不覺。成績是有的;六四前後出生的一代大陸人,都不清楚、無從清楚這回事,很多甚至根本不知道,尤其是在幾個大城市以外廣大地區的年輕人。(原諒那幾位香港大學學生。)
  (二)開脫:這一步主要是在海外採取的。手法、說法有好幾種,其一是「諒解論」。中國地方大,人口多,窮,不能亂,特別是不能再像文革那樣亂。中國沒有處理群眾騷亂的經驗,沒有橡皮子彈,沒有催淚彈,沒有水龍頭。這些都要諒解。其二是「國際標準論」。基辛格也說過,世界上沒有一個政府可以容忍首都廣場被示威者長期佔領。西方民主國家也有軍警屠殺學生,如美國的肯特州州立大學事件。其三是「代數和論」。鎮壓換來二十年經濟增長奇蹟,就算殺了人,正負值相加,無疑還是正數,值得。
  (三)種疑:目標人士或怯於權力、或出於忠心、或迷於利益,對六四印象模糊、感覺鈍化之後,各種懷疑論便出台了。沒有資料啊,尤其在海外,如何判斷真相呢?會不會是美國中情局幕後策劃的呢?學生是否過激呢?六四運動的領導為什麼都逃到西方去呢?他們不是「走佬」的懦夫嗎?為什麼坦克壓過之後的死者還有人形?死者是否解放軍的多?大家要注意的是,這些懷疑論,都是有利於黨的懷疑;所有提出此等懷疑論的人,不會想到一點:如果黨不一直封鎖真相或真相的調查,根本不必那麼多的懷疑。
  (四)修正:遺忘得差不多了,懷疑得差不多了,便開始推出對六四的修正主義。這也可以分兩步走,先是「反思」。猜想無資料,空談無結果,示威耗精力,不如反思六四。反思六四的什麼呢?什麼都可以,只要向前看,不要糾纏過去。這種反思,曾鈺成月前有關講話是典型,作用是掃除思想障礙,把路鋪平。跟著,提出黨版六四事件真相。國家強大了,人民歸順了,外人都來朝貢了,走出這積極的一步也安全了,黨版真相內容一定很豐富,甚至還可大方講出真正死亡人數,反正被殺者愈多,往後愈有威懾力。走完這一步,撰寫六四歷史才算大功告成。
  掩蓋和開脫是被動的、防守的,種疑和修正是主動的、出擊的。掩蓋和開脫,二十年來工作已做得差不多了,程序大體上進入種疑和修正階段。分水嶺大概在○四年和今年之間。大家看看兩次官方對外談及六四的分別便可領會。
  ○四年三月兩會期間,溫總答記者問有關六四事,《新華網》發的標題是「溫家寶答6.4風波:團結穩定比什麼都重要」,內容雖無新意,避重就輕只談前後、不談中間,但態度還算比較穩重、低調、有耐性。今年兩會期間,同一個問題,由有「中國第一新聞官」之稱的趙啟正作答,這次官方新聞稿的標題是「趙啟正直面六四風波提問」,文章記述當時情況:「當美國之音記者不懷好意地問及六四風波的定性問題時,趙啟正在幽默機智的談笑風生中化解」。○註 這是十分自信、進取的態度,否則不能在此等事情上嬉皮笑臉,說話瀟灑、幽默。
  註:兩篇講話分別見○四年三月十五日《新華網》和○九年三月二日《新浪網》。


------

如果歷史根本沒有真相可信?我們到底執著什麼?
如果歷史只有詮釋的真相?我們應該害怕些什麼?

當書寫的歷史取代個人判斷,當怠惰的思維取代判斷的意氣,我們還望能求取什麼呢?

哎……

2009年4月12日星期日

Bergman, I. 天命暗流展

"With all the unbridled hungerof a child, i have thrown mysel on my medium and tirelessly, in a kind of rage, conveyed dreams, exxperiences of the senses, fantasies, fits of madness, neurosis, battles of faith and pure lies. My hungers has constantly been new."

"Who says you're not supposed to make noise, tear down barriers, till at windmills, send rockets to the moon, be shaken by visions, play with explosives and cut flesh off oneself and others? Why shouldn't one frighten film producers? It is part of their job to be afraid; they paid for their ulcers."

"My work is to manage texts and work schedules. I make sure that days should not seem all too meaningless. I am never private. I observe, register, amke statements, control. i am the vicarious eye and ear of the actor. i make suggestions, i entice, i encourage or discourage. I am not spontaneous, i entice, i encourage or discourage. I am not spontaneous, impulsive or participatory. It just seems that way. If i were to lift the mask for a moment and say what i really feel, my colleagues would turn against me, tear me to pieces and throw me out of the window."

冇吧,茅!

dance subaru!!
我沒有讀過漫畫版,不過曾田正人的<<消防員的故事>>幾乎是我中學時的床頭讀物之一。不知是否受此影響,電影中有兩點實在與<<消>>的精神特質很相通。
第一點是「在生與死的交界,生命才可燃燒最盡之際」
第二點是「天才意識 — 天才的悲劇性、與凡人對天才的愛恨互動」
另,女主角......選角很好.....因為主角正是那種,某些角度會正到飛起那種,相對一看就覺是人工美女的liz park同朋友仔(我連個名都諗唔起....),主角簡直係.........我杯茶。(跳hip-hop時的mtv拍法更令人心動身動。)為什麼我沒有正式學過跳舞呢?哎……

30032008

2009年4月9日星期四

踢爆馬勒當拿 — 踢他個甚麼?

Maradona by Kusturica


電影節的傳記電影教人心癢癢,今年更是南美風橫行,先來一記《踢爆馬勒當拿》,再來回馬槍《哲古華拉》。

電影要說的並不是一個踢足球的馬勒當拿,「開波」就是一個政治的馬勒當拿,他擁護古巴、敬仰卡斯特羅,討厭美國、反帝國主義,視上帝之手為一種政治勝利:猶如從英國佬身上偷走錢包般快感。老馬在阿根廷呼風換雨,甚至有人組織馬勒當拿教,教義除了奉行視狄亞高(DIEGO)為永遠的最佳球員,還要認同上帝之手和視其自傳為聖經種種……電影頭半小時不斷重複「上帝之手」與「世紀金球」 — 單人匹馬「暴走」六十米一劍封喉,換來的是英國紳士廿多年來一肚氣之餘,也將馬勒當拿的球技當成是對抗帝國主義的符號。

他為實踐對父親的承諾選小保加而非給他高薪的河床,(1981年他從Argentinos Juniors[小亞根廷人]轉會小保加);他選拿玻里(Napoli,我不要譯「那不勒斯」!)是因為要挑戰南方球隊不能勝北方球隊的神話,這些要表達的不外是狄亞高那種不拜倒權勢、絕不願為虎作帳的態度。

他以《狂牛》中的羅拔狄尼路自比,大家也是有很強的超越自我與破壞慾,唯一分別就只是一個打拳、一個踢球。那種衝創的力量,是所有天才之所在,不過這並不保證,這種力量都會持續向著應當的方向走,當心魔掌舵,那只會是推向沉淪的動力。Emir Kusturica的鏡頭下,他自述那段毒海浮沉的過去﹕「我在家吸毒、在球隊更衣室吸毒、在酒吧吸毒、在朋友家中吸毒,最喜歡則是到這家(名叫「鱷魚」的)脫衣舞酒吧吸毒,這裏有我的VIP包廂。」當空虛入侵時,破壞的不再身外物、而是自己。

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是有一個更成功的女人。導演自嘲不懂女人心,追問哥利亞如何支持沉淪的狄亞高,卻被反問為什麼沒有人問她挺得住?電影著墨不多的夫妻之情但教一個問題就要你知道,對待神魔一體的男人,那個女人又怎會是等閒之輩?男女之間,有情也可以有義,爆發並不一定見得比沉默可貴,驀然回首看,男人的浪漫總似要建築在女人的堅貞上,但那結果總不一定是讓人婉惜的吧?

熱情湧動,是讓人享受生命每刻的元素。愛生命愛創造愛狄亞高,一腳踢開妞妞妮妮的迷霧吧。 :p


.

2009年3月17日星期二

新聞娛樂化有何不可?

2009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
最近電視新聞靜靜掀起一場革命,先出招者首推無線互動新聞台開台、11點新聞改革,然後是天氣小姐跳住帶你跳出香港,再來就是有線推出「成晚都係最前線」,再加通識、中英字幕,和體育主播黃牌警告食螺絲新聞主播……未進入所謂「新聞應否娛樂化」的大辯論之前,觀眾至少已能「享受」到充滿新鮮感的新聞時段。
不過隨之而來自然就是各式各樣的評頭品足,討論天氣小姐的造型身材、體育人的「騎呢」(或許以鬼馬或生鬼形容會較合適),或是新聞女郎的私生活云云,這令本來平淡的新聞界別變成可讓觀眾充分發揮想像力的地方。但對於一些喜歡細細咀嚼新聞的觀眾甚或行家而言,這些配菜反而會令其不欲下嚥,甚或批評為不專業、花招、本末倒置等。
新聞工作者間都喜歡討論「新聞應否娛樂化的問題」,給出的理由可以很不同,但答案卻多是否定的。一般而言,紅褲子出身的「正統派」會認為新聞決勝負的重點在於「專業」,高下標準往往在於速度、準確度、深入程度甚至是批判力,但絕不繫於報道員的外貌、表現手法如此類關乎「形式」的東西。當一旦有人提出「新聞也要娛樂化!」時,誓死反對似乎是免不了的,但在另一方面「新聞娛樂化」似乎是避免不了的大勢,那麼是否只能嗚呼哀哉、嘆一句「新聞專業已死!」,然後繼續做個鬱鬱不歡的隱蔽新聞工作者呢?

關鍵在如何理解「娛樂化」
蔡子強先生早前發表了〈電視新聞的花招與真功夫〉一文,一方面讚揚出色的新聞工作者的「真功夫」,另一方面也憂心忡忡的反問:
「當新聞報道中加入太多類似的娛樂、搞gag以至煽情元素時,這會否影響到報道的專業和認受性呢﹖若想更多人收看,新聞報道是否應該在取材、編採、偵查上,多花資源和心思呢﹖」
他的憂慮一方面顯出一個高質素觀眾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一種心態─娛樂元素在某些位置可能與專業和認受性不相容。
也許,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理解「娛樂化」三個字。「新聞娛樂化」和「娛樂新聞化」應是兩碼子的事。新聞娛樂化所指的要以更有趣的方式來報道新聞,而娛樂新聞化則是指以娛樂觀眾為目的去處理新聞議題,兩者在表現上可能會有相似之處,但本質卻不盡相同。後者是以滿足觀眾的獵奇心態為核心,觀眾的要求是最終判別標準,收視率高下決定一切;前者雖然也是以吸引觀眾為目的,然而在思考表達手法之後,並不等於要為一些抽象的「觀眾要求」放棄一些做好新聞的基本原則─迅速、準確、全面、深入地把新聞傳達予觀眾仍然是最高價值的話,那麼「新聞娛樂化」這意念也不見得需要成為新聞工作者的忌諱。
只要沒有掩蓋或取代某些基本價值,「娛樂化」的新聞甚至有其值得欣賞的地方,報道員用心思考不同的說故事方式、揣摩莊諧並重的表達,那種是一種心思,應值得鼓勵,只是我們都關心過猶不及會造成反效果,被評為「作狀」或「騎呢」時,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也不會是樂事。不過,觀眾的接受力在慣性收視的陶模下已經有一套標準,改動往往是要冒風險的,但若因為害怕而原地踏步,或是因為一點批評就還原基本步,那實在欠了走在最前的勇氣。

「娛樂化」「不專業」不應畫等號
如果新聞表述娛樂化能做到以情說理時而不濫情煽情、與眾同樂而不致膚淺下俗,那麼新聞娛樂化有何不可?最怕的只是弄虛作假,就好像蔡文提到的《Broadcast News》中的記者一樣,為戲劇效果而扭曲新聞的真實,那到時已不是花招不花招、專業不專業的問題,而是一個新聞工作者的操守問題了。
「娛樂化」不應和「不專業」畫上等號,把娛樂化理解為一種禍害,也許是因為我們香港人常對娛樂有一種自相矛盾的情感─我們一方面覺得娛樂即是「東張西望」(八卦),一方面又情不自禁的睇多兩眼(有線娛樂台的成功和《蘋果》以聣芝鬧人為A1頭條皆是好例子)。所以當我們嘗試把強調專業自重的新聞包裝得美輪美奐,那就不禁會讓人產生同樣的矛盾情緒,並懷疑某某新聞質素是否正在下降,亦因如此,當權者在推行改革時自然更需步步為營,在娛樂化之餘亦不可破壞新聞的專業形象,以免和香港人的另一種潛意識─專業崇拜─作對。
報道方式是一種「花招」還是「誠意」往往只在一線間,然而創新總有段摸覑石子過河的時候,但若因為一種長期潛在的忌諱而失去敢於求變的勇氣,那於觀眾還是新聞工作者而言也會得不償失;在期待與批評過後,作為一個觀眾所期待的,是無論報道新聞、體育還是天氣的一眾報道員,能重現伍晃榮先生的揮灑自如。

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

凝視語默

.

說服別人要用很多文字
說服自己則要靠過量靜謐
當你直面凝視語默時
滿溢的意義將汲汲傾流
填補被設定為空虛的黑暗


.

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

唔駛兩皮一手的匯豐

最近經常要早起做cable早晨,偏偏晚上又不容易那麼早就入睡,那唯有午後眠一眠,但一睡又是無底深淵,醒來已經日落,一天變成兩天,感覺生命溜得更快更無痕。

很久沒有想為實現一件事而不斷計劃和不斷實踐的衝動了,但近日就為想做一件事而日思夜想,傷肝之餘,心情指數卻逐漸回升。

匯豐近日牽動著香港人著心情,由55升到65又落番45再到前日的33......不過討論的焦點,有不少出乎意料的集中於「理性與情感」的掙扎之上。何以買股票都要講感情?相信全港只有匯豐才能做得到。就算係一號仔都冇呢個效果,因為你會覺得一號仔是見證李家的成長,而不是香港的成長,而匯豐多年建立的形象,和無數港人努力實幹、辛勤累積下來的精神相呼應,一句「買匯豐,有買貴、冇買錯」,反映的是並不是盲目的信心,而是長年累積下來的自信和樂觀。

香港是一片福地,經歷多少的風雨,仍然可以樂觀自持,依賴的是對自己一手打拼回來的成就那份自豪,可借近年香港人逐漸失去信心,所謂背靠祖國只是借錢救火,而不是一種從心底轉化出來的歸宗認祖,這不僅不能培養出真正的愛情情懆(愛國與愛黨當然要分得開),更遑論能重建一種能走在前頭的自信心。

匯豐於香港人而言,不單是一隻股票,甚至是一種信心指標,四十多年來反映著人心起趺,在它創多年新低之時,香港人的自信也趺多年低位……

2009年3月2日星期一

勁有用
http://au.babelfish.yahoo.com/translate_txt

送快要遠走他方的朋友

.

我的優柔只夠成就這件作品
沒有足夠決斷去成為奧巴馬
即使想成一個負責任的大人
還沒足夠準備接受所謂成長

有沒一種時間真的可以停留
讓你在無常中抓住一種恆久
推翻沉視沙漏而來必然的苦
劃清帶不走與放不下的界線


背包帶著的是沉重還是食糧
在乎於正在看著的風光明媚
當你走到高山或是湖泊跟前
請隨意或放下或吃掉或拾遺



我知道一種孤單不能透過結婚生子能排解
我明白一些說話不能透過書寫能夠道出來
我了解一種寂寞不能透過任何體溫而暖和
我肯定一種不安不能透過還清貸款能消除




莫要誤解自由
(只要把你換成我,我就送了你這首詩。)

2009年2月17日星期二

我討厭

我討厭-



弗吉尼亞州!

亞利桑那州!

「喘」急!(雖然唔會有人能and識讀「湍」)

發生踫撞!

作出幫助、涉及少收款項、作出提問、發生雪崩.、面對金融危機下所存在既分歧..............





一切核突同大陸化中文!!!!

2009年2月13日星期五

逆緣

.

要看著你出世 ,
要看著你成長 ,
直至比我成熟 ,
好讓我安心變回嬰孩。

我有一件玩具 ,
愛不釋手從未轉讓,
在我手中從未過時 ,
一直陪著我成長 。

它會適合你嗎?
會被你愛惜嗎?
你懂得玩味嗎?
你會嫌棄它吧。

當你一直成長,
它會繼續停留,
我會漸漸變小,
維持時軸的平衡。


.

2009年2月10日星期二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算不算有驚喜?算不上,戲的節奏處理得算宜,但沒有高潮,這也不一定是缺憾,至少它沒有讓人覺得近三小時的電內容過長。
與其討論Brad Pitt能否一嘗影帝滋味,不如留意Cate Blanchett。她演來細膩、內儉,不同年齡的她有著恰當的表情神態,那不是化妝可得來的神韻;Brad Bitt在中段也曾讓我「嘩」了一聲,不過並非是他有什麼出色演技表現,而是他「終於」回復年青、以「最型」的年齡出現 - 騎著那麼「型」的鐵馬出門,蛇都死。
刻意不先讀劇情就進場,也不先讀評論或費茲傑羅的原著,赤條條的進入故事,效果也不錯,至少沒有產生一些讀過原著、不斷比較兩者高下的自然反應。不過也算不上沒有任何期待或前見就進場,至少我是受到費茲傑羅的感召,心態上預定「有啲野」才進場;劇終出字幕,費茲傑羅大名排於David Fincher和兩位主角之後,好像無論如何也要向大師致敬(或沾光?無此必要吧。)似的,讓人加重了原作的懸念。
不過,聽講(一再強調)改編後的CCBB與原著、無論在情節或是劇心上還是大目逕庭,反而似乎與一本名為《愛情的謎底》(The Confessions of Max Tivoli)著作更為相似。兩本書都是以逆轉人生為故事「大橋」,但前重心在於人生、後者卻不折不扣是個愛情故事,參考如下:
「越活越年輕的主角麥克斯14歲愛上鄰家女艾利絲,但14歲的麥克斯看來為54歲,當然被不知情的艾利絲一口拒絕;20年後麥克斯與艾利絲再度相遇,麥克斯看來為35歲,他隱瞞了姓名以新身份追求娶了艾利絲;值基於謊言的婚姻終究無法持久,十年後,艾利絲悄然離去...故事最後,60歲的麥克斯找到了艾利絲,艾利絲當然不知眼前看來十歲大的小男孩就是麥克斯,麥克斯傷心之餘寫下這部懺情錄。」
無論如何,上述故事與原著中,活在匹之堡( Pittsburg )、執著於要在名牌大學畢業的Benjamin Button相比,與電影的橋段更為相似、核心更接近。
又是聽說,費氏是受馬克吐溫的一句話啟發而寫CCBB這故事:「最讓人遺憾的是,生命在最美好的部份開始,卻在最糟糕的時候結束。(it was a pity that the best part of life came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worst part at the end)。」這句話不無悲哀,人生在他看來總是一條下坂道,也許這就是為何要把人生倒行逆施的神髓所在 - 為著反抗一種彷彿注定的哀傷,不過在Fincher改寫之下,人生卻超是脫了形軀所限;在BB寫給女兒的信箋裡面,他提到人生是可以隨時重新開始的,當然,你可認為他在應當年老色衰之時卻年青貌美,所說的不過是風涼話,不過自由顯現的時刻,正是在於意識到自己「原來可以作抉擇」的那一瞬,在那一瞬,身份、年齡那些「之前」的東西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以後」才唯一重要的東西;只要人生還未完結,人還是「可以」自由的。

一件事無論太晚,或者對於我來說太早,都不會阻礙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
這個過程沒有時間的期限,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始。
要改變或者保留原狀都無所謂,做事不應有所束縛。
我們可以辦好這件事、也可以把它搞砸。但我希望最終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我希望你有時能駐足於這個令你感到惊訝的世界,體會你從末有過的感覺。
我希望你能見到與你觀點不同的人。
我希望你能有一個值得自豪的一生。
如果和你想像的生活不一樣,我希望你能有勇氣,重新啟程。

」 Benjamin
另,

她實在太美麗。
別注:原來Brad Pitt呀媽真人係好正的.....wooooo

2009年1月21日星期三

不好意思下進行唔多願意嘅 "knowthyself" 活動

在FB被tag幾云,不好意思下進行唔多願意嘅 "knowthyself" 活動。

1.從來都有太多既志願、太少或太散亂既相關行動,至今都未有值得自豪既能力或成就。
2.從前追求天才橫溢、現時幻想大器晚成、日後絕不容許一事無成。
3.喜歡吃heavy既食物,但近兩年被訓練下已懂得欣賞清淡,期待學曉剛柔並濟。不吃糖同零食、想請我既話請餵朱古力(註:放提子乾足夠殺左我)。
4.今年目標係年尾開個展,希望唔只係希望。
5.以前太相信文字同沉迷「結論」。而家比較傾向描述自有其價值,但認為無串聯既口述歷史(或自述)有不如冇。
6.小時喜歡由零建立到有的過程,因為專注可以忘憂。現時因為害怕因閒生hea,貪心下左搞右搞,反而失卻專注之美。
7.接近至少不只可以談空虛的年紀,因此少讀了村上春樹,現在愛他的散文多於小說。
8.睡眠是我的聖域。
9.幸好我的「哲學」是解救了我,而不是害了我。至少現在我仲可以咁講。
10.最近才發現,philia取代了eros在我生命中的位置,也由於此,well-being比elevating更重要。(是我媚俗了嗎)?
11.仍然記掛著十年前的旅行,下一站、今年、是南美(最差也要看很勁很勁的太自然)。
12.一生總要有一種樂器和一種武學。
13.工作?我對於事業還是很猶豫,現在還是先工作一下吧。
14.按摩近年變得很重要、Yoga是另一種按摩。失去對身體的注意,就等於失去拂拭心靈的耐性。
15.不斷的搞亂和收拾,最能係我的房間體現。
16.新年願望實在太多。回歸王道,還是合家平安好。

祝願09你我都幸福。

2009年1月13日星期二

孫明揚應該改一下他的麻雀戰法了! - 馬家輝

文首有點失控飾詞之感,但後來愈寫愈好,論點出曬來,值得一讀。


----------------------


明報 A06 港聞 筆陣 By 馬家輝 2009-01-13 標示關鍵字
孫明揚應該改一下他的麻雀戰法了!
馬家輝
資深傳媒人
孫明揚用「微調」和「fine-tune」詞彙描述他的教學語言政策,顯然是徹頭徹尾的掩耳盜鈴,從今之後,小學國文科教師在學生講解「掩耳盜鈴」這個四字成語時,不愁沒有與時俱進的引證事例了。
孫先生之所謂「微調」或「fine-tune」,如坊間所一致公認,根本既不微也不fine,而是毅然猛然地把研究了10 年然後又施行了10 年的所謂「母語教學政策」一手推倒,硬把金剛怒吼說成和風細雨,純粹自欺欺人。在擔任教育局長以前,孫先生的其中一項公餘嗜好是打麻雀,有不少跟他在竹戰桌上交過手的商界朋友早已踢爆,孫明揚最喜歡的麻雀戰術是扮豬食老虎,亦即廣東話所謂「揼雞」,明明在做清一色三辣單吊一筒,卻企圖出口術以誤導對手,不斷自言自語表示「仍未夠章」甚至「已經棄糊」;箇中蠱惑,跟是次教改手法如出一轍,明明是大動作大事件,卻說成只是「微你個調」和「fine 你個tune」,性質簡直類似「語言詐騙」。做人老實與否,從牌品之上已足見知著,香港特區的民間智慧常說「品牌唔好即係人品唔好」,絕非無稽。
當然,這絕對不是特區高官首次「語言詐騙」。記不記得許仕仁之談西九?剛開始時只給香港市民「三選一」,明是化繁為簡,暗是利益輸送,不僅令港人嘩然,連西方傳媒亦批評此事絕不尋常。結果在民意沸騰下,重新規劃,推倒重來,但許仕仁在記者會上偏偏嘴硬堅稱「不是推倒重來,只是整裝上馬」,睜着眼睛說瞎話,替政府誠信大大減分; 從那一秒鐘起,特區政府失去的不僅是民心,更是信用。
然而話說回來,有過能改,知錯能改,倒非什麼壞事,這總比明知道錯了仍要死硬堅持好得多。如果有助破除所謂「母語教學政策」的荒謬框框,隨你怎麼叫,都可以,正如莎士比亞所指,一朵玫瑰不管你叫它做什麼仍是香的, 微調就微調吧, fine-tune 就fine-tune 吧,隨便你,反正香港有的是言論自由,政府高官亦有他的公民權。
所謂「母語教學政策」啟動於1998 年,但政策根源卻早於1981 年已經現身,當時有幾十位來自英美德澳的教育專家來港匆匆一行,走馬看花地「研究」了幾天,然後便於翌年發表報告書對香港的長遠教育政策提出建議,其中有一句指明, 「在其他因素沒有分別的情况下,母語是教學的最佳語言」,可是,正如由高官轉型為名嘴的王永平先生在回憶錄內所精準指出,該報告書的政策建議重點其實是,只在小學完全採用母語教學,到了中一,改為「推動真正的兩種語言政策」,務令學生雙語並重、中西兼通。
可惜這項政策重點到了1984 年的《第一號報告書》被閹割了。當時的教統會主席楊紫芝是醫學權威,亦是愛國勇將,根正苗紅,於其治下, 「兩種語言政策」被簡化為突出母語教學,箇中思路,非常切合中英談判過渡期的「非殖民化」大氣候,而其繼任者更是一個比一個搶着表現愛國、一個比一個更積極於視「教育回歸」為表功戰場,以求於回歸後攫取更高的官階爵位,英國殖民者何其精明,看在眼裏,笑在心裏,袖手旁觀甚至稍稍煽風點火,放任官迷華人胡作非為,於是,像滾雪球般,母語教學由一種「理想」快速轉變為一項「政策」,雷厲風行,燒鐵煉鋼,令本來處處充滿生機自主、靈活彈性的特區教育生態於回歸後被硬生生地套進一個劃地自限的語言政策大框框裏,英中中中,一刀切割;上車落車,架牀疊屋;基準評核,內耗折騰,全城老師家長人仰馬翻,學生更統統慘變「人肉教育罐頭」,品管失效,流弊至今。
外國專家顧問報告不是指明「母語是教學的最佳語言」嗎?推動母語教學,豈不符合洋人理論?將之說成「為了表現愛國」,豈不是替官迷華人戴大帽子?
請看清楚上面所引文字,別忘了在「母語是教學的最佳語言」前面,尚有一句可圈可點的「在其他因素沒有分別的情况下」。香港向來是國際都會,殖民已久,無論從民心傾向到現實取向,皆視英語為最關鍵的社會文化資源,說難聽,這叫做「崇洋」;說好聽,這叫做「務實」,即使於回歸之後,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亦應保持這種優勢和地位,不可承擔任何退步的政策風險。這便是極重要的「其他因素」,在沒有良方把社會風氣改弦易轍、把香港定位改方換向以前,貿然大張旗鼓地推動所謂「母語教學政策」,甚至不惜把學校和學生硬切成中英兩半,肯定是「冒進主義」,用全港師生家長的血淚作為官迷華人的冒升階梯。梁錦松曾做教統會主席,他在任內所推動的教改大躍進,其錯之深,其實遠超於所謂「偷步買車」;其餘歷任教育高官,或推波助瀾,或助紂為虐,當然皆屬共犯。
好了,如今有了孫明揚的「微調方案」,以微為名,以巨為實,一手推掉了中英分校的傻瓜金剛罩,儘管在「分時」和「分科」的操作條件下,仍有可能製造出另一種所謂標籤效應,但後者的穿透性和靈活度,終究比前者的中英二分更具人性和更符合現實。
孫明揚用的「微調」二字,雖屬詐騙,但方案裏所強調的「彈性」二字,卻甚值得教改有心人記之取之用之重之。
換個角度看, 「彈性」的另一種說法就是「自主」,中英分校的宏觀大框框去除了, 「分時」和「分科」會否成為另一種框框,在這方案下,非常視乎各校師生家長如何取捨運用。任何社會,任何政策,標籤總是有的,問題只在於到底有什麼標籤和如何在標籤之間穿越遊走。
我們其實期許孫明揚更老實一些,希望他拍拍胸脯、摸摸鬍子,乾脆向社會大眾承認母語教學政策之死,香港特區從此採用的是自主政策、雙語政策、靈活政策。這樣,才是「食三辣」之道,名正言順,光明正大,孫明揚的麻雀戰法,早就應該改改了。




2009年1月11日星期日

轉戰採訪工作

新年新豬肉,今日轉戰採訪工作。在沒有任何先行概念(preconception),必須盡快進入良性的詮釋學循環,才可以開始工作吧。第一項工作是學習。跟著其他記者去採訪,學習實際工作流程之後,也要學習「作為一個記者地思考」。報料、思考故仔的角度、搵人訪問、攞bite、諗畫面、做live、feed片、寫埋v埋……感覺像是一種創作,而不是單純「講番出來」。做記者和做安卡有不同的難處,但要做一個好記者和好安卡,同樣都需要很強的主動性和當機立斷的能力。記者不主動很難獲得重要訊息,安卡不主動很難令故事暢順;記者不當機立斷可能會失去重要的畫面和聲bite,安卡不當機立斷的結果往往則是「難睇」。
從這一角度來看,做記者比做安卡的自由發揮之處似乎多很多,而這一種發揮空間是好是壞、是自由還是壓力,則因人而異了。安卡的表演場地,始終也是做live的時間,如果要成為一個出色的安卡,應該從這個方面出發吧。

實驗中

.

不被美麗的文字與言辭迷惑,特別對自己所說之辭。
不要被詮釋的欲望左右,迷戀確立一種對自己的解釋。
不要在事情發生期間反省,為免遺漏最好還是在事前或事後。
不要用解釋來開脫,但也不要用沉默來逃避。

如何可以超越,追求所有時間也是本真地活這傾向?或者最好是不作區分,「不過份注視地專注」把路接上,留心外界多於自己,然後把忍耐變成實在的成果,最後等待時間風化成實在的歷程。我在實驗這樣子活。


.

2009年1月9日星期五

《大搜查之女》

有些電影,你在看的時候並不覺有問題,甚至覺得「幾ok」,但當你一反省當中種種,就會覺得有點怪怪的,然後愈想就愈覺奇怪,《大搜查之女》就是一例。
未反省時的感覺是怎樣?故事順暢、演員表現有特色、幾條故事線穿插自然、輕鬆緊張共冶一爐……但當認真思考一下時,幾個問題就自然出現了 - 故事的主線是什麼?想表達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是想觀眾看到一個有型款的女幹探、一個有血有肉的黑幫老大?還是中港雙方警方相依又相拒的關係?看完整套戲,也說不出到底這是動作片、劇情片還是愛情片,只見到很多條線共時發展,當中都可以各有發揮,但最後每條線也只是輕輕帶過,實在浪費。例如大陸警方那位不知是卧底還是什麼的人物,之前神神秘秘地出現又失踪,但到底他對故事有什麼貢獻?實在說不上。又例如開始時陳奕迅一行人殺了智叔,然後有警方突入屋內,以為這條「案中有案」的線會有所發展,但結果竟是一班「專業」警員被一班專業黑幫完全瞞過,之後完全沒有承繼發展,案中關鍵人物忽然失踪也可以當沒事發生,這絕不是當中一班「大搜查員」魯鈍,要怪就怪編輯失憶或者導演駕馭力不足吧。
總結來說這是一套合格的港片,至少會讓你看得開開心心(如陳子聰演雕刻家已令人會心微笑),不過我想唯一能引觀眾入場的,還是sammi那久違了的獨特步姿吧!